第10章 战争为政治服务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听风煮雨夜字数:3396更新时间:25/01/18 22:25:44
    然后,满清这边便也对电报有了些了解。

    其实奕在登基之前就想要搞的,只是他当时还是个王爷,在朝中说话不能一锤定音。

    再加上电报线的主要材料是铜,架设电报网的成本颇高。

    所以就没有搞成!

    可既然现在奕已经登基称帝了,自然会再度推进这件事情。

    众人闻言,皆是纷纷下拜,再次开口称赞奕英明。

    然后奕继续说道。

    “对了,再派遣一队曾经和唐贼交过手的军官前去洋人军中,准备观察学习一下洋人是怎么和唐贼打仗的。”

    “为将来我大清平灭唐贼做准备!”

    “……”

    嗯,这招叫做军事观察团!

    多多少少会有些作用。

    ……

    岭南,广州!

    几日功夫,年关眨眼便过。

    年后的第三天,李奕自王府动身,准备前往广州城外的造船厂去视察。

    虽然造船厂的负责人谢思远年前已经来李奕汇报过一次工作了,但李奕还是想要亲自去看一看。

    总要亲眼见到,才能心中有数!

    早晨起床吃罢午饭,李奕坐上车驾出门,往广州城外的造船厂赶去。

    自从上次接到咸丰遇刺身亡的消息之后,李奕便开始变得愈发谨慎。

    平日里出门时,几乎没有再骑过马,而是清一色的坐车。

    且这些马车还是专门定制的,车厢夹层中内插一厘米厚的钢板,就连窗户用的都是防弹玻璃。

    嗯,防弹玻璃是李奕从商城面板中购置的,专门用于保证自己的安全。

    这样的一辆马车别说是用枪了,即便是一些小口径火炮也不一定能打的动。

    且每次都有好几辆相同款式的车驾随行。

    突出一个慎重!

    车队离开王府,赶往广州城外,很快便抵达了广州城外的造船厂。

    李奕带队进入造船厂中视察。

    谢思远主动上前来相迎道。

    “微臣谢思远参见王上。”

    “王上金安!”

    李奕闻言,上前几步将谢思远搀扶起来,然后说道。

    “谢卿家免礼。”

    “带孤在造船厂内转一转吧。”

    谢思远点头,然后在前面为李奕带路。

    一行人在造船厂内四处参观视察,谢思远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开口介绍道。

    “在朝廷的资金支持下,如今广州造船厂的规模较之以往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

    “现如今的广州造船厂已有船坞十二座,船匠二千一百人,其中,熟练船匠六百余,剩下的都是普通的木匠和工匠。”

    “就目前来看,广州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每年可生产一千五百吨以上的远洋战船六条,红单船十条,火箭舢板,快蟹船等各类船只若干。”

    李奕闻言,满意的点头。

    总的来说,他对广州造船厂的发展速度还是较为满意的。

    要知道,在去年的时候,广州造船厂尚还不具备生产风帆战列舰的能力,只能生产一些红单船,快蟹船之类的船只。

    对于风帆战列舰尚还处于摸索的阶段。

    嗯,主要手段是拿那些唐军在广州之战时缴获的风帆战列舰做试验。

    一边拆船,一边重装,多拆装几遍之后,工匠们对于风帆战列舰的船体结构自然也就摸清楚了。

    可等到今年,广州造船厂却已经具备了独立生产风帆战列舰的能力。

    这个进步速度绝对足够喜人。

    点完头之后,李奕继续询问道。

    “不算船坞中正在建的,去年一年造船厂一共造了多少条船只?”

    谢思远闻言,开口汇报道。

    “回王上的话,去年一年时间,我广州造船厂成果斐然。”

    “前后一共建造了风帆战列舰三艘,红单十四艘,快蟹船,舢板船若干。”

    “这其中,那三条风帆战列舰,一条为纯风帆动力的风帆战列舰,一条则是加装了以蒸汽机为驱动的螺旋桨,用于辅助航行。”

    “第三条,则是在船身的关键要害部位,如水线上下,龙骨附近,加装了铁甲用于增强防护的战船。”

    “……”

    很明显,广州造船厂造这三条战船压根不是为了造船,而是为了技术验证。

    第一条风帆战列舰是为了练手。

    练完手之后,紧接着造出来的第二条便加装了螺旋桨和蒸汽机。

    第三条更是在第二条的基础上又加装了铁甲用于增强防护。

    谢思远继续介绍道。

    “而尚在建的第四条战船,则是采用新型船体结构,将会以钢铁为主材进行造船……”

    也就是现实意义上的铁甲船!

    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木制的风帆战列舰开始变得越发脆皮。

    出于现实要求,现如今,英法等欧洲列强现在其实都已经开始摸索铁甲舰的建造技术。

    用不了几年,法国生产的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船光荣号就将服役。

    大唐这边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的看着自家落后于欧洲列强。

    所以,李奕给造船厂的任务就是在建造船只的同时,也要着手摸索技术。

    就目前来看,成效还算不错。

    最起码,在李奕提供图纸的指导下,造船厂这边已经开始着手试着建造铁甲船。

    且估计很快就可以成型。

    在谢思远的带领下,李奕在造船厂内视察。

    检查各个船坞的同时,他还接见了一下造船厂内那些手艺精湛的工匠,以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船匠们。

    对船匠们进行了慰问和勉励,并给他们发放了加班奖金。

    现在才是大年初三,船厂却已经是今年的开工第二天了,船匠们几乎全部都在加班加点的干。

    李奕自然不会吝啬工钱和奖金!

    他又不是黑心资本家,不给工人发加班工资这像什么话?

    做完这些之后,李奕便离开造船厂,回到了王府。

    之后的几天,李奕一直没有休息,接见官员将领的同时,还陆续前往各部兵马驻地,以及沿海的几处重要炮台视察,行程相当的繁忙。

    而随着李奕视察工作的不断进行,大唐晓谕广东沿海各村寨编练团练以备战的消息也是逐渐传开,战争的氛围开始变得越发浓郁。

    ……

    吕宋,马尼拉!

    由英国人出面所组织的八国联军在汇合巴达维亚的荷军之后,便自巴达维亚出发,一路北上,很快便抵达了马尼拉。

    舰队于马尼拉港停留,准备修整的同时,再次补充兵力和物资。

    马尼拉总督府内。

    远征军司令额尔金伯爵,副司令葛罗,舰队指挥官西摩尔,以及马尼拉总督佩德罗等人齐聚一堂,商议着北上的事宜。

    “我想此次战争,我们一定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

    额尔金穿着一身燕尾服,戴着绅士帽,脸上的络腮胡梳的整齐,端着红酒杯十分自信的开口说道。

    一旁的法国人葛罗也是开口附和道。

    “这是当然,我们的联军拥有3.3万名精锐士兵,拥有二百多条强大战船所组成的舰队,还有上帝的保佑。”

    “让我们一同去踢那些傲慢的黄皮猴子的屁股吧,教会他们什么是敬畏吧!”

    “哈哈哈!”

    额尔金见此,举杯遥敬了葛罗一杯,满脸笑容。

    “我想这次战争过后,我们就将彻底打开这个东方古国的国门了。”

    “不管是南边的唐国,还是北边的清国,都将臣服于上帝的脚边,向我们的商人打开他们的市场!”

    虽然这次英国人组织联军,发动远征所打的旗号是为了替被杀的英国公使文翰报仇,捍卫大英帝国的尊严。

    但说白了,这只是政客们用于鼓动民众所用的蹩脚的借口。

    战争,永远是为政治而服务的!

    而政治的背后,则是利益!

    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绝不会为了所谓的仇恨和面子,去发动一场没有利益的战争。

    文翰只是一个公使,又不是女王的姘头,他的份量没有重到值得英国发动一场跨越大半个地球远征,为其报仇的地步。

    英国这次之所以要发动远征,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为了利益。

    也就是彻底打开中国的市场!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将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英国国内的议员(资本家)之所以会选择支持发动战争,则是因为在大唐占据广州后,向各国都开放了市场。

    可唯独只有英国被挡在了市场外!

    即便能够走私,可走私的获益又岂能与光明正大展开贸易相比?

    所以,战争发动了!

    而其余几国之所以选择掺和其中,则是因为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的面子。

    法国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如果不是需要讨好英国,外加英国给了法国战后共同瓜分中国的许诺,拿破仑三世是没有动力向远东发动战争的。

    其他国家也一样!

    要知道,从殖民地中所能获得的利益,可远不是同一个主权国家进行贸易所能获得的利益可以相提并论的。

    殖民地你可以往死里压榨,就如同英国人压榨印度一般。

    可主权国家,那是会反抗的,压榨起来可远没有压榨殖民地顺手。

    自然,所获利益也就无法相比了。

    ……

    PS:昨天刚到家,今天实在无力加更,等我调整一下,再开始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