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御驾亲征!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听风煮雨夜字数:3469更新时间:25/01/18 22:25:44
    多尔衮当年之所以要设柳条边,归根结底是为了防止汉人出关开发辽东,为大清的将来留一条退路。

    以便将来大清有朝一日在中原待不住了,可以效仿蒙元,退出关外割据一方,做一个北清,继续延续社稷。

    但问题是,汉人不出关,旗人也都入了关,关外可就变成一片白地了。

    关外苦寒,土地想开垦很难。

    但想荒废,却很简单,只要没人打理,万顷良田也是说荒废就荒废。

    多尔衮想的很简单,如果关内待不住,那大清就退往关外。

    为了避免关外的土地被汉人侵占,自然不能让汉人出关。

    但他却是不想想,一但关外荒废了,难道大清退出关外后,要让八旗子弟自己开荒种地吗?

    就算是八旗子弟退出关外后,一眨眼全部进化成刚入关时候的八旗子弟,可开荒总得时间吧?

    少说也得几年时间,才能把一块生地给养成熟地。

    在开荒完成之前,光靠渔猎可养不起百万八旗!

    有朝一日大清即便真要退出关外,那肯定也得让汉民先出关开荒,然后大清才能动身。

    所以,奕才忍不住想吐槽多尔衮的柳条边政策。

    是真踏马多余!

    和人沾边的事情,多尔衮这狗东西是真的一点都不做啊!

    满清军机处的众臣闻言,纷纷下拜道。

    “吾皇圣明!”

    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开发辽东之事,不知诸位卿家谁愿出关主持?”

    奕话音落下,桂两站出来说道。

    “启奏皇上,奴才愿往!”

    奕见此,稍稍思索一阵,然后点头道。

    “可!”

    “既然卿家请命,那此事便交由卿家来全权负责!”

    “朕赐卿家一把遏必隆刀,可先斩后奏,若有人阻碍开发辽东事宜,卿家可凭刀杀之。”

    “还有,户部方面尽快准备一笔款子,用于开发辽东。”

    之所以选择桂良去主持开发关外,奕自然不是闭着眼睛乱选的。

    而是因为桂良作为奕的老丈人,算是奕真正的亲信,铁杆心腹。

    像是经营关外退路的大事,也只有交给亲信去做,奕才能放心的下。

    此事敲定,奕又接着说道。

    “还有,关于直隶方面的战事,朕准备御驾亲征!”

    “孤要亲率领我大清的八旗新军,前往大名府迎战长毛。”

    “定要一战破敌,收复我河南失地!”

    奕知道,在他下令要开发辽东之后,满清内部不免会因为皇帝准备跑路而人心惶惶。

    到时候,前线军心必然动荡!

    一但军心动荡,那清军同太平军的决战还不等开战,估计就得先输一半。

    如果奕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那么,御驾亲征就是他当前最好的选择!

    一但他奕御驾亲征,大胜太平军,那么,接下来他奕的威望将会膨胀到一个相当夸张的程度。

    如此一来,他奕的皇位也就算是真正的坐稳了!

    至于说打了败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

    逃呗!

    连皇帝御驾亲征都打不过,留给满清的唯一一个选择,也就只有跑路了。

    一众军机大臣听闻奕要御驾亲征,纷纷面色大变,开口劝阻。

    “皇上,万万不可啊!”

    “是啊皇上,我大清有雄兵百万,大将千员,能统兵征战者不在少数,何至于皇上御驾亲征啊!”

    “皇上,您乃万金之躯,身系社稷,岂可亲涉险境?”

    “还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

    “……”

    胜保,桂良他们不是意识不到奕御驾亲征的好处。

    只是他们不愿意让奕亲自去冒险罢了!

    奕御驾亲征,如果胜了还好说。

    一但败了,那以大清当前的情况,估计连卷土重来的机会都不会有。

    奕闻言,却是果断摆手说道。

    “诸位卿家不必再劝。”

    “朕心意已决!”

    “如今,贼兵已进直隶,随时可能威逼京师。”

    “大清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惧,军心也是动荡。”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唯有朕御驾亲征,才有可能挽回败局。”

    “挽救大清!”

    众人闻言,也是只能应下。

    随后,奕又详细安排起了自己御驾亲征的相关事宜。

    在安排完这些之后,奕挥手屏退了众人,然后动身前往了后宫。

    前去照看刚刚生产没多长时间的兰贵人。

    此时的兰贵人刚刚完成生产没多长时间,但身子已经恢复的差不多。

    坐完月子的她,整个人都变得有些丰腴。

    那种带着母性光辉的小少妇的韵味,让奕眼睛一亮。

    若非顾及孩子还在一旁,奕已经要忍不住扑上去替咸丰照顾遗孀了。

    “妾身参见皇上,皇上万福!”

    兰贵人向着奕盈盈下拜。

    奕伸手将她搀扶起来,鼻子十分明显的嗅到了兰贵人身上的奶香味,眼神不由自主的有些沉醉。

    “免礼平身。”

    在将兰贵人搀扶起来之后,奕开口询问道。

    “最近澄儿怎么样?”

    “闹不闹人?有没有好好吃奶?”

    兰贵人脸上挂着笑容,开口说道。

    “回皇上的话,多亏了太医的安神汤,澄儿最近听话的很,已经不怎么闹人了。”

    奕闻言,满意的点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因为他从小也是喝着安神汤长大的。

    那玩意甜丝丝的,喝了就犯困想睡觉,实在是好东西。

    奕迈步走到床榻边,只见他的儿子载澄正在酣睡,一张小脸肉嘟嘟的,十分可爱。

    奕伸手摸了摸载澄的小脸,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怜爱的情绪。

    他在心中暗暗发誓,自己此次御驾亲征,不为别的。

    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取得胜利。

    自己一定要留给孩子一个安定的天下……

    ……

    广州,唐王府!

    广州造船厂负责人谢思远迈步走入了王府。

    在侍从的领路下,他在王府门口一间待客厅中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侍从为他送来了茶水点心。

    谢思远见此,只是端起茶杯轻啜了一口,然后就将茶杯放了下来,并没有多喝。

    茶水利尿,他待会儿要去见驾。

    万一喝多了茶水,见驾的时候想尿尿,那可就太失礼了。

    以李奕的宽容虽不会因此就责罚于他,但谢思远却并不想给李奕留下任何一点不好的印象。

    放下茶杯,谢思远目光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熟人,航运司副司长许平。

    两人以往因为工作缘故,没少接触。

    所以算是熟识。

    谢思远主动开口攀谈道。

    “下官见过许大人,许大人近来可好?”

    许平转头见是谢思远,微微颔首道。

    “原来是谢厂长,许久不见啊。”

    “近来公务甚多,忙碌的很,本官已是数日不曾归家了,家中婆娘娃娃应是想念的紧。”

    随着大唐和联军完成和谈,大唐获得了前往英法,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或本土进行贸易的权力。

    大唐方面需组织船队,调派人手,根据海图去摸一遍航道,为将来通商做准备。

    这些事情都被交给了航运司负责,许平身为司长,事情自然会很是忙碌。

    听罢许平的抱怨,谢思远苦笑一声说道。

    “许大人只是几天没回家了。”

    “而下官已经在造船厂里住了快半年了,估计家里的娃娃都快忘记我这个爹长什么模样了。”

    忙碌的又何止许平一个,谢思远也是不得闲。

    造船厂这边是李奕重点盯着的项目,谢思远这个负责人身上的压力是很大的。

    两人聚在一起,小声说话叙旧,相约下次休沐一起喝酒。

    但还没说两句,许平便被叫了去。

    眼见相熟的许平离去,谢思远也是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翻看手中的报告,为接下来面见李奕提前打好腹稿。

    没让谢思远等多长时间,便见一名侍从从待客厅外走了进来,迈步走到他的身边说道。

    “谢大人,请随我来。”

    “王上召见!”

    谢思远闻言,没敢拖沓,当即便点头应了下来,跟着侍从往王府深处走去。

    接连穿过长廊,花园,垂花门。

    很快,他便被带到了李奕的书房外。

    一阵敲门声响起之后,书房内传来李奕温润浑厚,让人听到便不由得感觉心安的声音。

    “近来吧!”

    李奕的话音落下,书房门被门口的一名禁卫推开。

    谢思远迈步走了进去,在李奕面前欠身行礼道。

    “微臣谢思远,参见王上!”

    李奕微微抬手示意谢思远免礼,然后给他赐座。

    不同于满清那边喜欢让大臣们跪在地上面圣,李奕则是习惯给臣子们赐座。

    他很反感那种动不动就行大礼跪拜的礼节!

    所以,李奕在称王建制之后,便下令全面恢复唐代的礼仪。

    文臣武将们面圣,除非是大朝会,或是祭天典礼等场合,一般不需要下跪,只需作揖行礼便可。

    在行完礼之后,李奕还会给他们赐座。

    谢思远坐下之后,李奕开门见山的说道。

    “孤今日召卿家前来觐见,一共有两件事情。”

    “第一,是为了造船厂的造船进程。”

    “第二,是为了造船厂的扩张工作。”

    政务太多,太繁忙,使得李奕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和底下人客套。

    为了节省时间,他习惯于和底下人有话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