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鲜使团入京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听风煮雨夜字数:3460更新时间:25/01/18 22:25:44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先是惊讶。

    旋即便是狂喜!

    “好!好!好!”

    “本来我大唐要对马尼拉动手,彻底平定南洋,还缺一个正当的理由。”

    “如今倒好,西班牙人主动把理由给送来了!”

    “哈哈哈,天佑我大唐!”

    在得知克里米亚那边可能要结束之后,李奕便开始谋划要对马尼拉和巴达维亚动手。

    因为,他需要在克里米亚结束,英法列强从克里米亚战争中抽出精力东向之前,彻底扫平南洋的西方势力。

    将整个南洋纳入大唐治下!

    然后,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应对西方对东方的侵略。

    原本,他还在苦思冥想着动兵的理由。

    如今倒好,西班牙人主动将把柄送到了大唐手上。

    深吸一口气,李奕迅速做出安排。

    “传令给外交部,命外交司着手高规格接待朝鲜使臣,并问罪马尼拉的西班牙人。”

    “除此之外,再命传令给我军南海舰队,做好出兵的准备。”

    “在外交部向西班牙人发出最后通牒,以及宣战诏书之后,发兵讨贼!”

    李梁闻言,当即抱拳领命,表示自己明白。

    李奕站在观刑台上,眺望南方,眼神幽幽。

    自己确实也是时候对南洋动手了!

    语罢,李奕便挥手道。

    “回宫!”

    ……

    大唐开泰元年腊月初九。

    朝鲜使团来到了京师城外。

    使臣赵文盛带队向着京师方向行去。

    早在李奕攻下南京之后,朝鲜方面便向大唐派出使团称臣。

    一方面是断绝和满清这个建夷伪朝的关系,一方面则是重新做汉家的藩属。

    李奕对此,自然是接受的。

    所以,这次朝鲜才会在西班牙人手上吃了亏之后,跑来请大唐给他们主持公道。

    赵文盛看着眼前雄壮的京城城墙,眼神中满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这就是天朝上国的京城吗?”

    “其雄伟壮观,果然并非朝鲜王都可以相比的!”

    这个时代的朝鲜人还没经历西方人的荼毒。

    所以,这个时候天朝上国的架子还没倒。

    整个朝鲜,不敢说全部,但最起码有九成的文化人都是精汉分子。

    发自内心的对中原王朝感到尊崇!

    朝鲜使团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京师城门外。

    远远的,便见京师城门口有一队人在等候。

    继续上前,赵文盛便见一名绯袍大员迎上来道。

    “本官乃大唐外交部部长郭嵩焘,奉陛下之命,前来迎接朝鲜使团入京。”

    郭嵩焘开口说道。

    如果是往常,以郭嵩焘的地位自然不会亲自出城迎接朝鲜使团。

    能派个副手来,就算是对朝鲜人比较重视了。

    甚至,郭嵩焘在衙门里接不接见朝鲜人,都是两可之间。

    但现在毕竟不同,大唐需要拿朝鲜被西夷进犯的事情为理由,向西班牙宣战。

    既然有政治需求,自然表面上的待遇也得给足。

    所以,郭嵩焘才会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赶来京城外迎接远道而来的朝鲜使团。

    赵文盛见此,心中瞬间无比感动。

    他没想到,大唐这边竟派出郭嵩焘这种级别的高官来接见于他。

    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他岂能无动于衷?

    深吸一口气,赵文盛欠身行礼道。

    “下官朝鲜礼曹判书赵文盛,见过郭部长。”

    郭嵩焘微微颔首,上前去搀扶住了作揖下拜的赵文盛,旋即便牵着赵文盛的手,带着朝鲜使团,往京师城中而去。

    沿途道路两边,不少正在忙碌的百姓都忍不住将目光投了过来。

    有些好奇来的究竟是什么人,竟能引得大唐派遣一个绯袍大员前去迎接。

    要知道,现在大唐的官袍参考的可是前明的样式。

    能穿绯袍的,要么是封疆大吏,要么是朝中的部堂高官,无一不是真正的大人物!

    “是朝鲜人吧?”

    “应该是,看那面旗,上面就是朝鲜字儿。”

    “朝鲜人怎么派使团来京城了?现在应该不是朝贡的时候吧?”

    “我听说朝鲜这次派使团入京,是向大唐求援来了!”

    “……”

    众人闻言,下意识都将目光看向了最后说话的这人。

    这人挠挠头,然后开口解释道。

    “我听说最近朝鲜被西夷入侵,吃了大亏,但朝鲜兵弱不是西夷对手,这才派人来向我大唐求援。”

    “应该就是这样!”

    此言一出,四周众人再次议论纷纷起来。

    “这些天杀的西夷,好好过日子不行吗?怎么闲的没事就到处搞事?”

    “就是就是,这些西夷还真是一群坏种,没一个好东西。”

    “你们说朝廷会不会发兵救援朝鲜吗?”

    “应该会吧,当年朝鲜被倭寇入侵,向大明求援,大明不就发兵了吗?如今我大唐岂会比大明差?”

    “我看最好是发兵,杀光那些西夷!”

    “……”

    很显然,大唐百姓对于西夷并没有什么好感。

    ……

    赵文盛走在京师的街道上。

    有些稀奇的打量着四周。

    如今的京城,虽然依旧是一个大工地,但却也已经有一部分建筑竣工了。

    赵文盛脚下是漆黑发亮的柏油路,路面相当平整,马车走在上面,竟然完全没有颠簸的感觉。

    道路两边,则是竖着一盏盏套了玻璃罩的风灯。

    并且,道路旁的建筑也不再是那些传统的低矮破旧的平房窝棚,而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

    虽然平均只有五六层高,但在这个时代,却也足够吓人了。

    要知道,赵文盛在朝鲜时,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景。

    如今见了,眼神中不免惊叹。

    一旁的郭嵩涛见此,十分善解人意的开口解释道。

    “这些建筑是大唐最近才规划设计的一种新型建筑。”

    “建筑纵向发展,可以节省空间,以有限的空间,容纳更多的人生活其中。”

    “京城最近人口增加了很多,不这么搞,京城就要挤不下了……”

    随着大唐收复京师,官员军队以及家属北上抵京。

    原本因为满清八旗撤出关外,而变得空空荡荡的京师,已经重新恢复了以往的人气。

    甚至,随着各类工商业发展,各类工厂拔地而起,人口城市化的趋势越发明显。

    京城的人口较之以往满清时期,还增长了不少。

    正因为如此,大唐现在的房地产业发展的很是火热。

    那些小高楼的行情很是不错。

    很多都是还没修完,就被提前预定出去了。

    嗯,这个就叫做期房。

    其实不光是京师外城,南京,广州,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房地产,都开始颇有起色。

    只要人口聚集,房地产的行情就差不了。

    这是客观规律!

    大唐朝廷借此回拢了好一笔资金,连带着李奕的小金库也是充裕了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李奕敢在发兵草原,大修基建,搞移民的同时,还继续向南洋用兵的原因。

    因为,他老李现在有钱了!

    嗯,还真就是那句话,地产兴邦!

    再没有比这个更高效,更便利的剥削手段了。

    如果没有房地产,李奕想光靠税收来获取足够的资金,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旁的赵文盛却是不懂里面的道道。

    只是依旧一脸敬佩的说道。

    “大唐不愧是天朝上国,方方面面果然全部都远超我朝鲜。”

    郭嵩焘笑而不语,继续领着朝鲜使团往驿馆而去。

    在将朝鲜使团安顿下来之后,他才动身赶往圆明园,准备去向李奕汇报工作。

    ……

    另一边,英法等国的驻华公使也是得到了。大唐派遣外交部部长,高调迎接朝鲜使团入京的消息。

    屋子外边的空气干冷,寒风刺骨。

    但屋子里却是点着壁炉,温暖如春。

    卜鲁斯和柏尔德密坐在一张茶几旁,正在享受着冬日里的热咖啡。

    咖啡杯旁还放着方糖和热牛奶。

    卜鲁斯摸着下巴说道。

    “唐国为什么要如此高调的迎接朝鲜的使团?”

    “这里面难不成有什么事情?”

    柏尔德密摇摇头,并不是很明白。

    因为,最近英法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了克里米亚方向,没时间也没精力在东亚搞事。

    自然也就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在两人迷茫之际,一名使馆的侍从进来汇报。

    “公使阁下,西班牙公使科特罗,荷兰公使安德烈在外边求见。”

    “说是有急事同公使阁下商议!”

    卜鲁斯闻言,下意识转头和一旁的柏尔德密对视一眼。

    他们好像知道大唐那边为什么如此高调的接待朝鲜使团了!

    怕不是跟荷兰和西班牙有关系吧?

    这俩倒霉孩子究竟又干了什么?!

    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卜鲁斯开口说道。

    “让他们进来吧!”

    卜鲁斯话音落下,很快,侍从便将科特罗河安德烈给带了进来。

    “公使阁下,很抱歉来打扰你。”

    “但这次是真的出大事了!”

    科特罗上前来,语气中带着丝慌乱,开口说道。

    卜鲁斯眉头挑了挑,但还是说道。

    “科特罗公使,还请先坐下。”

    “慢慢说,不要着急!”

    科特罗和安德烈闻言,这才坐下。

    然后,科特罗开始讲述起了事情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