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东北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执笔见春秋字数:4588更新时间:25/01/22 02:55:17
    贞观十八年,正月二十七。

    李世民昭告天下。

    原高丽之地,正式更名于大唐辽东道。

    即便是年关时节,大唐前往辽东道的学子,依旧是络绎不绝。

    过年团圆是好,可比起仕途来说,就差很多了。

    高丽破灭的事情,到了今日,已经是通传了整个大唐,在这个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就只是这样了。

    不过即便是落后闭塞之地,基本上也都知晓了太子在辽东,大力招收学子的事情。

    这让天下读书人,蜂拥而至。

    辽东城,颇有些人满为患的感觉了。

    大量的人口移动,也意味着经济的发展。

    而对于高丽百姓来说,去年跟今年,犹如是两个时代。

    随着李承乾颁布的新政执行,直接就对辽东道各个城池进行改制。

    对于早一步来到这里的学子来说,简直是一步登天。

    稍微有些政绩的,直接就进行提拔了。

    昨日还是县令,今日就可能会升为刺史,这要是放在大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在辽东,许多人都见怪不怪了。

    因为官职的增设,大量公廨的增加,这让官员的需求量也变得更大。

    李承乾在春耕前比较注重的两个事情,便是清查人口跟丈量土地了。

    没有了地方贵族的阻扰,这让事情变得很是顺利。

    虽说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财富会逐渐被集中起来,但就现在来说,地主豪绅的出现,自然是没这么快的。

    而高丽百姓,也开始跟官员产生了直接的接触。

    首先就是农业司了。

    农业司要负责春耕事宜,包括水力建设在内。

    他们是直接跟百姓面对面打交道的。

    曲辕犁的推广,各种种田提高收成的方式,农业司的人会对百姓直接进行教导。

    没有种子跟器具的,官府这边也可以提供租用。

    阶级的洗牌,意味着大量的高丽百姓,分到了足以自给自足的田地。

    谁还想去过曾经的苦日子,被贵族肆意辱骂鞭打呢。

    各地的田野上,曾经眼神麻木的高丽百姓,现在有了精神头,眼里也有了光。

    大唐太子的名声,还在进一步的加剧影响。

    从官员增设的角度来看,部门更多了,似乎负担更大了。

    但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权力真正的落到百姓身上,打破了皇权不下乡的传统。

    ——

    神武宫。

    李承乾再次发布教令,对于还兵于农的政策。

    辽东,便是后世的东北。

    这里土壤肥沃,后世著名的黑土地,便就是在这个地方。

    新罗算是彻底完了。

    虽然名义上还在,可实际上新罗朝廷上,大半的官员涉及各类犯罪,大量的被拿下地牢,最次也是要判个劳役之刑,起步徒三年。

    徒三年的徒,并非是流放的意思,换个说法就是劳动改造。

    大唐太子,还是很仁慈的。

    对于这些犯罪的官员家庭,除了没收财产外,只要能识得汉字汉语的,便会安排到学堂里,按照定下来的教学方式,对曾经的高丽百姓进行汉语汉字的教导。

    实际上虽是抓了很多人,但除非是恶贯满盈,否则基本上都是徒刑,而不是直接处死。

    他们会被分配成工人,老师,为辽东道发光发热。

    二月中。

    冰雪渐融,万物复苏。

    春耕的到来,让整个辽东道都变得忙碌起来。

    开荒,种田,成为了主流。

    这可是东北平原啊,天下土地最为肥沃的地方之一。

    大唐最为先行的种田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推广开来。

    今年本来是要征讨新罗的,但现在新罗已经被掌控了,也不就不存在征讨这回事。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反而李承乾清闲了下来。

    除了看看各地奏报,几乎没什么事情可做了。

    神武宫,后殿。

    “现在你满意了?新罗亡在了你的手中,你将会是新罗的罪人。”

    金德曼冷冷的说道。

    时至今日,她也清楚了大唐太子的阴谋。

    严格来说,应该算是阳谋。

    可知道归知道,金德曼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没有任何办法可言。

    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阶下囚。

    “难道不应该是感谢我吗?”

    金胜曼毫不示弱的回怼道。

    “感谢你?”

    “你现在说什么笑话!”

    “我跟你,是新罗最后的圣骨血脉,新罗王的位置,在我之后,就只有你了。”

    “原先我以为,你想借大唐太子续接圣骨血脉,可没想到,你竟然直接出卖新罗。”

    “现在还跟我说,要感谢你?”

    金德曼怒不可遏。

    金胜曼却淡淡道:“姐姐,难道你以为,如果没有我的话,大唐太子就会放过新罗吗?”

    “不,他不会,他一开始,就从没有要放过新罗。”

    “所有的话,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我只是顺水推舟,保全自己。”

    “等到唐军攻破金城,难道姐姐还能有活路?”

    “所以姐姐不该是感谢我吗?”

    屋子里,没有其他的宫女仆从。

    金胜曼嘴角带着笑意,扭动着腰肢,走到金德曼的旁边,端起了茶水,红唇轻抿。

    “姐姐,这可是最为名贵的大唐皇室贡品,福鼎白茶。”

    “也只有在太子殿下这里,我们才能够享用得到。”

    “姐姐不尝一口吗?”

    金胜曼这话下之意,就是告诉姐姐金德曼,新罗不可能打赢大唐太子,高丽都输了,新罗拿什么赢。

    但凡有赢的可能,姐姐会亲自跑到神武宫来请罪吗。

    而大唐太子,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留下新罗。

    筹备粮草兵力,借道新罗攻打百济,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大唐太子真正的目的,就是新罗。

    这就跟新罗想要暗中联合百济对付大唐太子一样。

    新罗唯一可能翻盘的点,就在于大唐太子的信任。

    可大唐太子,是摆明了谁也不信。

    既然都是输,何不体面一点。

    如果在战事上输了,他们圣骨血脉,将会变得一文不值,就跟现在高丽的渊盖苏文一样,沦为丧家之犬。

    况且在金胜曼看来,她跟着大唐太子殿下,能够得到的更多。

    金德曼深深的看了一眼妹妹手中的茶,而后冷冷说道:“这就是你背叛新罗的理由?”

    “如果不是你告密,大唐太子又怎么会怀疑。”

    听到这般质问,金胜曼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好一阵。

    “笑够了没有。”金德曼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金胜曼这才停下,摸了摸金德曼精致的脸颊。

    “我的好姐姐,你真应该多听一下,关于大唐长安的事情。”

    “你知道吗,太子跟皇帝,已经是闹翻了。”

    “也就是太子现在手握重兵,加上东征高丽大捷,使得大唐皇帝不得不按捺下来。”

    “然而实际上,太子已经不能回大唐了。”

    “姐姐看到的,是大唐太子,要在辽东大地上,建立自己的威名。”

    “可我在宫里看到的,是大唐太子,要在这里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势力。”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清扫所有高丽贵族,这是要把所有不听话的人,都处理掉啊。”

    “只有这样,大唐太子才能在高丽安身立命,对峙大唐。”

    金胜曼是个很聪明的女人,哪怕是投靠了大唐太子,她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唐太子的重视。

    而对于她来说,现在的神武宫,便是最好的时机。

    因为没有宫女的原因,这些带过来的新罗婢,就成了神武宫的宫女,伺候太子起居日常。

    所以很多消息,金胜曼都是能知道的。

    当然,这也跟李承乾没有特意隐瞒有所关系。

    在知道了这个事情后,金胜曼变得更加兴奋了。

    大唐太子一统辽东大地,这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谁也不能阻止,新罗不能,百济更是不能。

    而如果大唐太子不能回去长安,那么太子就是新的辽东王。

    她,金胜曼。

    将会是辽东王的王妃。

    大唐皇帝那边,大概是不会把大唐太子的太子妃放走的。

    这样的权势,难道不比小小新罗,更加庞大吗。

    她跟太子诞下的子嗣,要比新罗圣骨血脉更加高贵。

    换个角度去看。

    如果太子回去大唐,继承大唐皇帝位。

    那她也将会成为大唐皇妃。

    怎么算,都不亏啊。

    “大唐太子要造反?”

    “你又怎么能确定?”

    话到这里,金德曼已经有些信了。

    其实这里面还有个点,实际上金胜曼不可能说在告密之前,就知道这些事情。

    很明显是告密后,得到了大唐太子的信任,才了解到的。

    可这对于如今的局势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金胜曼好整以暇的说道:“姐姐,太子都已经颁布新政了。”

    “你知道太子要任命多少官员吗?”

    “两万,足足两万官员。”

    “这已经是把新罗都算在里面了。”

    “大唐有这么多官员吗?”

    “太子要在辽东,重新建立可比大唐更大规模的朝廷,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还要我明说吗。”

    事实摆在眼前,金德曼感觉身子有些发软,不由是瘫坐在椅子上。

    新罗其实是没有椅子的。

    这些日子在神武宫生活,大唐太子这里都是椅子,金德曼也逐渐习惯了。

    “难道,新罗真的已经没有任何出路了吗。”

    金德曼心里有些不甘,多少代的传统,难道就要在她这里断绝?

    亡国之君?

    金胜曼毫不在意的说道:“即便没有大唐太子,新罗还会跟我们有关系吗。”

    “我们是最后的圣骨血脉,却已经没有合适的婚姻。”

    “那些人阻止我们结婚,说什么保持圣骨血脉的纯洁,可实际上呢,就是要断绝我们圣骨。”

    “如果我们没有子嗣,那么新罗最后被谁所统治,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姐姐是依靠圣骨血脉,才能成为女王,但也被困在了这上面。”

    按照新罗骨品制度,圣骨跟真骨结合所诞生的子嗣,是要被降品的。

    在没有圣骨男丁的情况下,所谓的圣骨血脉,实际上已经到姐妹俩这里断绝了。

    唯一的出路,就是跟宗主国大唐的皇室血脉联姻。

    如果不是姐妹俩的子嗣执掌新罗,那对她们而言,确实没有了意义。

    对于新罗的政治集团来说,他们不希望看到圣骨血脉,一直高高的凌驾于新罗之上。

    金德曼沉默了。

    这样一看,妹妹的选择,似乎才能让圣骨血脉源远流长。

    “你想要我怎么做。”

    她妥协了。

    金胜曼笑着说道:“当然是,把新罗彻底献给太子殿下。”

    略微迟疑,金德曼重重点头。

    如果有她这个新罗女王的配合,大唐太子彻底掌控新罗,要更加容易许多。

    也算是权力的平稳过度了。

    只是那些新罗贵族会如何,金德曼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

    “倒是个识趣的。”

    金胜曼很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太子。

    李承乾对此还是比较高兴的。

    除了更为轻松的夺取新罗外,同时还能名正言顺。

    新罗这边逐步消化后,过了夏季到秋季,便就是攻打百济之时。

    即便李承乾想更快的一统北部地区。

    可为此耽误春耕夏收,还是很不值得的。

    大唐那边,基本上是不会给他继续提供粮草军备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承乾也算是自己出来开荒建国,只能靠自己打拼。

    好在辽东海东这边土壤肥沃,不管是高丽新罗,亦或是百济,在粮草这块还算是储备丰富,不至于调动大军几个月就粮草告急。

    现在李承乾的地盘,比后世整个东北地区都要大。

    虽说黑龙江地区如今荒无人烟,是属于无人区。

    但部分属于后世的蒙古地区,是被划分在高丽地区内的。

    再加上平壤这地界,整体规模不容小觑。

    人口也在四百多万了。

    东北是神州最富饶的粮仓,之所以在王朝时代没有得到开发,一是长期不属于神州管制范围内,后边被中原王朝所统治后,又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冬季极为寒冷且漫长。

    常规农作物难以适应这种低温环境,种植难度极大,土壤再是肥沃,收成也没有保障。

    且生活都是问题,局势长期动荡不安,又怎么能够得到有效开发。

    但是现在,可还没到小冰河时期,气候相对温暖,正是最为合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