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海瑞有后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钥匙孔字数:2240更新时间:25/01/22 13:02:56
    朱元璋自己和刘邦一样,是看不起读书人的。

    但他也知道治天下离不开这些人,所有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在皇权绝对说一不二的朱元璋手里,微不足道。

    但对如今的大明,就是掣肘和负担了。

    你中了功名,一辈子不用交税,不用纳粮,徭役。

    但这个世界自古以来都是人情社会。

    你飞黄腾达了,有一大帮亲戚们等着沾你的光呢!

    于是这些人的土地都纳在了你名下,不用交税,年年赚钱。

    一个读书人背后,是几十亩,几百亩,甚至几千亩不交税的良田。

    历史上,隆庆二年的科举录取了402个人。

    想想这些人背后会有多少田被隐藏起来?

    而这个时空中,朱载坖进一步减少了录取人数,根据官场未来三年的空缺而录取人数。

    足足比历史上的减少了一百多人。

    官员们的亲戚各种违法乱纪,是自古以来就难以解决的问题。

    “好!郑洛是好样的!”

    眼看山东被郑洛压的怪怪的,朱载坖也决定,开始在北方全面推行摊丁入亩。

    “陛下,新良种的推广,哈密的治理和恢复,摊丁入亩的推行,辽东的摩拳擦掌,这…北方能承受的了吗?”

    陈以勤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说实话,朕也担心,这么多事杂在一起,会多复杂,多难办!”

    “可是再难再复杂,有当年太祖皇帝建立大明难吗?”

    “朕想做个明君,各位也想做个名垂青史的名臣吧?”

    “既然我们都有私心,都有肩负的责任在,那就怎么可能不累,不难,不复杂的呢?”

    “只要大方向没错,天下就乱不了!”

    众臣频频点头。

    不仅仅是皇帝,他们也想干的事很多,既如此,便不可能安逸,步步为营。

    最后,皇帝再交代了一些武学堂和医学院的正规化。

    武学堂的校长是皇帝本人,每三个月为一个学期。

    每个学期都会有来自边关,京营,地方的军官们接受学习,培训和考核。

    戚继光担任武科讲师,谭纶担任文科讲师。

    还有成国公,英国公,五军都督府的各位新兴勋贵,都会来讲课。

    武学堂的建立主要是思想教育为重。

    这个时代,这些武将们基本都是散养状态,谁也说不清楚他们内心是怎样的。

    医学院那就是李时珍的事了,朱载坖也不懂医术,不掺和。

    ~~

    在群山环抱的山野间,几名骑手驾驭着骏马,疾驰而过。

    他们身着轻便的装束,头戴风帽,手中紧握着缰绳,仿佛与马匹融为一体。

    马蹄翻飞,尘土飞扬。

    为首的男人一脸刚毅,眉目间却露着丝丝急躁。

    他身后,三个年轻人的紧张却写在了脸上。

    “没想到消息来的这么突然!”王礼紧握缰绳,“师娘也早不怀,晚不怀,偏偏这个时候怀上了!”

    “还好俺们没走出多远!要是去了江南,断没有这么快。”李大虎道。

    海瑞一个月前回京,待了几天又出去了。

    等他们赶到湖广在收到消息,海妻怀孕了。

    继高拱之后,又一个久未抱子的皇帝爱将,成为人父。

    李时珍的方子算是彻底藏不住了…

    京城,海府。

    海母打着鸡蛋,起着火,菜勺已经在她手中有些生疏了。

    儿媳妇怀孕之后,这个冷清的家难的热闹起来。

    海母也把儿媳妇当祖宗伺候着,生怕凉了热了碰了磕了,一日三餐都包了起来。

    老太太腿脚不利索,手艺确实不输当年。

    节俭了一辈子的她,也难的奢华起来。

    老太太拿手菜包括燕窝炖鸡汤、鱼翅羹和鹿茸炖肉。

    燕窝炖鸡汤能够滋补润燥,增强孕妇的体质;鱼翅羹则以其细腻的口感和高蛋白含量,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鹿茸炖肉则是一道温补强壮的菜肴,能够帮助孕妇恢复体力。

    此外,她创新性地将皇帝赏赐的龙眼干和荔枝干融入菜肴中,增添风味的同时,也提供了额外的能量和营养。

    海瑞是个清廉的臣子,但如今他已经是朝廷大员,再加上皇帝多有赏赐,衣食住行自然珍贵了很多。

    当然,还少不了海妻王氏的家乡菜-鲤鱼炖豆腐。

    王氏生平第一次躺在千工拔步床,不知所措。

    拔步床是明代晚期江南地区流行的一种大型床,因其庞大的体积和复杂的结构而被称为千工拔步床。

    这种床通常只有富贵之家才能负担得起,它不仅是家庭财富的象征,也是家族地位的标志。

    拔步床的设计允许床前形成一个类似小房间的空间,配备有睡铺、马桶箱、梳妆台等设施,提供了较高的隐私和舒适度。

    很适合孕妇。

    王氏拿起枕边玉佩,望着出神。

    这是海瑞来到北京后,有第一次俸禄买给她的。

    那是海瑞生平第一次买那么多东西,也是王氏第一次戴那么多珠宝。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引得海府管家走过去开门。

    海母端进山珍海味,来到床边。

    “娘!也才一两个月而已,不必如此的!”

    “哎,万事小心为上,娘不是信不过你,你又不是没怀过,生过!”

    王氏也生过两个儿子,不过早夭了。

    “李太医说了,孩子要从第一个月就开始保养!吃的喝的住的睡的,都要营养!”

    “哎,现在想想,那两个孩子,都是瘦骨如柴,骨头软!就是因为那时穷,在娘胎里就没吃好!”

    “如今咱家发达了,不愁吃喝了,你自然要吃好喝好!”

    说着,老太太眼里泛起泪花。

    “我是快死的人了,没什么担忧的!”

    “儿子有出息,又孝顺,儿媳妇体贴,懂事,娘已经比很多人都强太多了!”

    “就是啊…想死前看道一眼海家香火绵延,不然到了地底下,我能怎么见老头子啊?呜呜呜…”

    “老夫人!老夫人!”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天塌下来了?”

    老太太生怕宝贝儿媳妇被吵着,怒气冲冲的走出来。

    却顿时愣在原地。

    “哎呀!”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