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陆远带老丈人一起发财

类别:玄幻奇幻 作者:三冠天下字数:5531更新时间:25/01/22 13:50:34
    朝堂三大派系,狗咬狗一嘴毛。

    陆远乐得吃瓜看戏。

    不过,北海军军事法庭出了一点状况。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后,

    白虎旅将士,还有数万流民,平安返回咸镜道,

    全面接受军事法庭审判。

    首先,分成两大块,军民分开,

    绝大多数流民,是被白虎旅,主要是奴儿哈奇胁迫的。

    没有犯罪和劣迹者,全部发放路费回乡,不受任何影响。

    那些欺压流民的罪大恶极的头目,一律斩首。

    那些头目帮凶和犯罪者,判处3个月到10年不等的劳役。

    至于白虎旅将士,军法惩处变得森严。

    滥杀无辜者,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一律押到平镶城,

    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同时告慰死者。

    支持、怂恿、协助叛逃的军官,一撸到底,

    分别判处3到20年劳役。

    至于底层士兵,则扣罚半年军饷,

    再加上陆远赞助的十万两白银,

    筹建平镶孤儿院,救助那些在“屠城”中幸存的孤儿。

    为鼓励并带动,富裕之家伸出援手,

    陆远公开认领10名孤儿,由王宫供养至长大成人。

    并且,陆远下罪己诏,

    坦诚对白虎旅的管理,存在错误和不足,

    同时表示会吸取教训,强化监管。

    诏书发出后,

    张贴在全国道、州、县衙门门口的告示栏,

    供民众观看评论。

    当初,对北海王自揭其短的举措,

    首辅派强烈反对,认为有损王上名誉。

    财阀派持中,认为有利有弊。

    清流派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是“圣君”才有的气度。

    推举决议三次不过半数,交由北海王“圣裁”。

    陆远批了八个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罪己诏”,率先张贴在王宫门口的告示栏上,

    瞬间引爆仁川城,

    引得数以万计的百姓,竞相前来观摩。

    首辅派忧心忡忡,担心不法之徒会趁机诱发民乱。

    然而,现实情况让他们惊掉下巴。

    诏书中,简明扼要的描述,

    白虎旅屠城、叛逃、平叛以及审判的来龙去脉,

    将其称为“白虎兵乱”事件。

    诏书还告知民众,此次事件中,

    所有相关的文件、命令、大量证人的证言,

    包括判决文书,均陈列在“平镶死难者纪念馆”,

    免费对外开放,接受民众的查阅和质疑。

    最后,也是最引人争议的一点,

    白虎旅旅长奴儿哈奇,辜负了北海王的宽容和仁义,

    其当天越过天池后,一直未返回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由此,兵部和北海军都发出悬赏通缉令,

    合计赏金,高达一万三千两白银。

    大多数百姓,了解到事件的始末原委后,

    对北海王开放开明的态度,很赞赏。

    当然,对是否有意放纵罪魁元凶奴儿哈奇,分成两种主流意见。

    一方认为,北海王错信女真蛮子,

    知人知面不知心,并非北海王的主观过错。

    还有一种,认为北海王一错再错,

    有维护包庇奴儿哈奇的嫌疑。

    有人喜欢搞“阴谋论”,

    说奴儿哈奇这么干,是秘密得到陆远的授意。

    不过,没人敢公开指证。

    由此,引出高丽民间涌现很多“赏金猎人”,

    拉帮结伙去按出虎水,抓捕奴儿哈奇。

    官方一万三千两白银,民间的花红也有大几千两,

    合在一起超过两万两,

    如果谁能擒拿或击毙奴儿哈奇,那就发财了!

    随着罪己诏的颁布,“白虎兵乱”事件暂时告一段落。

    陆远借此机会,在全军推广“军法宪兵”制度。

    “宪兵”是军法军纪的执行者,

    上到将军司令,下到新兵伙夫,

    都必须无条件接受,“宪兵”的审查和检查。

    经军事法庭查明,白虎旅参谋长田嘉斌并未参与屠城和叛乱,

    并被奴儿哈奇扣留后,依然冒死规劝,无罪开释。

    陆远将其调往宪兵总部,成为首任宪兵总长。

    青龙团团长揸拉图,调任白虎旅代旅长,

    他将率领五千人马,驰援北海城。

    据密谍和斥候获知的消息,张玉廷和基尔顿发来密报,

    沙皇东侵哥萨克军团,得知北海城失守,

    聚集了五个团,合计一万五千人马。

    即将向北海开进,估计一个月后侵入北海地界。

    于是,陆远把最能打的白虎旅调了过去。

    尽管经历了重大变故,但有了宪兵加入,

    白虎旅的凝聚力和士气,正慢慢恢复。

    而且,女真将士中的“刺头”,

    已经被清理掉,人数只占部队三成,

    基本不会再酿成隐患。

    陆远对揸拉图,只说了两句话:

    “给我打到乌拉尔山以西。”

    “死毛子才是好毛子。”

    这次,陆远给白虎旅,专门调拨了一支重机枪连,

    十门最新款“马克沁Ⅱ型”风冷重机枪。

    揸拉图很开心,升少将了。

    新官上任,他赶到白虎旅,

    第一时间,召开连级以上军官会议。

    “毛子贼心不死,派了几万人准备偷袭北海城,

    北海城意味着什么,不用我多讲了吧?

    大王派我来,带领你们去杀毛子,来之前,

    大王告诉我:如果‘白虎旅’不能打,

    就让朱雀玄武上,你们守城就好。

    我也很想知道,你们这些混蛋,

    还有没有斗志,还能不能打仗?”

    呼呼呼!

    白虎旅的军官们,顿时横眉竖眼起来。

    什么意思?

    看不起我们白虎旅?

    前面叛乱,都是奴儿哈奇那个狗日的孬种干的,

    我们不明不白,都被卷进去了!

    现在拨乱反正,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都是两肩膀扛一个脑袋,毛子算个屁啊!

    宁可冲锋死,不能跪着生!

    “哗啦!”

    所有军官都起立,异口同声地回答:

    “有进无退,有敌无我,进攻,进攻,进攻!”

    揸拉图一拍桌子,大喝道:

    “好!今天收拾,明早出发,

    二十天之内,务必赶到北海城,

    给我把这伙毛子,全都呛死在粪坑里!”

    “是!把毛子全都呛死在粪坑里!”

    浴火重生的白虎旅,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陆远计划中,

    白虎旅会永远是,

    “西征欧罗巴”的一线部队。

    没法子,

    屠过城的队伍,绝不能留在本土。

    征服欧罗巴后,

    还能存活下来的白虎旅将士,算他们命大。

    朴忠华扶正为青龙团团长,也很满意。

    因为,陆远告诉他,

    三个月后,青龙团将跟随无敌舰队,登陆东瀛岛,

    地面战由他负责。

    开疆拓土,征服倭人,成为五星天皇,

    朴忠华平定南高丽后,狠抓部队训练,

    尤其两栖登陆作战,是重中之重。

    陆远安顿好军政两方面,

    将注意力,立即转到商业领域。

    周正隆说的没错,

    农商税大幅度下降,赤字飙升,不可持续。

    为了绝大多数农民和农村的稳定,

    大幅削减农税,是没法子的事。

    再说了,苦哈哈的农民,也没有多少油水。

    所以,振兴商业,就成了关键一环。

    怎么振兴商业?

    朝堂最近颁布了很多优惠举措,

    但在陆远看来,

    都是缺乏力度的温吞水,不够劲。

    是时候来一坨大了!

    怎么搞呢?

    找谁来搞呢?

    嗯,有主意了……陆远把殷切的目光,

    投向自己的老丈人,沈肘子身上。

    各位吊大的爷们不会认为,

    陆远和沈府联姻,就是单纯贪慕小萝莉吧?

    看看世界局势,战乱纷起,

    有一句话很火:战争的本质,打的是经济。

    还有一句话更火:毛子越打越有钱!

    陆远再怎么糊涂,无商不富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沈肘子作为神凌第一富商,

    除了坐拥亿贯家财,

    多年积累下来的商界人脉,更值钱。

    所以,小萝莉是很可爱,

    但,钞票的味道更香啊!

    话说,沈肘子刚在仁川买下宅院,

    被子还没捂热,准女婿北海王,就大驾光临。

    沈府一家老小,全都出门接驾。

    咦?

    准女婿不是一个人来的,

    还有一位,是谁呢?

    当朝户部侍郎,财阀系大佬,周正隆。

    嗯?

    看来有公务?

    虽然刚到仁川没几天,但他得到的消息可不少。

    尤其,最近朝廷出台,众多利商利民的政策,

    在沈肘子灵敏的嗅觉中,看得一清二楚。

    朝廷缺钱了!

    那么,这个关键时候,大王和财务总管来拜访,

    用意就很明显了。

    刚刚经历家庭剧变的沈肘子的心,吊了起来。

    怀着忐忑的心情,将陆远和周正隆请进府中。

    沈肘子立刻安排了,一场丰盛的招待酒宴。

    美酒佳肴,歌姬舞女,

    甚至连身怀绝艺的杂耍艺人,都一一搬了出来。

    吃饱喝足,宾主尽欢。

    周正隆感慨道:“大国风范,叹为观止啊!

    不愧是神凌独占鳌头的沈老爷,大手笔!”

    人怕出名猪怕壮,

    沈老爷欲哭无泪。

    他的九成身家,都被苏州知府贪墨了,

    在江南的大量田地、房产、商铺啥的,都没法带,

    眼下,他在仁川只有不到百万资金。

    看来,自己非要再出血不可……

    他立刻哈哈笑道:

    “落魄之家,让大王和周侍郎见笑了!

    既然来到仁川,在下愿为朝廷分忧,

    如有需要,纵抛家舍业,亦在所不惜!”

    陆远哈哈大笑,比准丈人更大声。

    “有沈老爷这句话,本王就放心了,

    周侍郎,你说呢?”

    周正隆立刻配合着笑道:

    “有志者,事竟成!

    这件事,还就非得沈老爷出面不可!”

    “嗯?”

    沈肘子一头雾水,忙问道:

    “敢问周侍郎,是何事需要效劳?”

    “好事,天大的好事!”

    周正隆拍了拍手,

    手下马上展开一幅巨型地图。

    这是一幅以高丽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形图,

    各国重要的商业城市,以及海运商路,

    全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陆远问道:“若再这片海域,

    选择一处作为商贸枢纽,促进各国商品交流,

    互通有无,沈老爷觉得如何?”

    在此前,高丽就是神凌和东瀛的中间商,

    因为,海运的风险巨大,

    几乎有半数船只,会因为各种情况损失,

    因此,神凌与东瀛的商贸交流,

    有相当大一部分,会通过对马海峡运输,

    因为这里的航程最短,所以风险要小很多。

    沈肘子作为第一富商,怎么会不清楚?

    他立刻说道:“如此甚好!

    能够联通三地商贸,必然兴旺发达……

    大王欲选择何处开埠?”

    陆远抬手,指向高丽半岛南端海面。

    沈肘子定睛细看,那里有一处无名小岛。

    他立刻向周正隆请教,这里有什么名堂?

    “此岛之前无名,岛上甚是荒芜,些许马商将其暂时当作马场。”

    沈肘子心中一动,又明智地追问道:

    “哦,这么说,现在有了岛名?”

    “大王心怀天下,有济世救民之愿,

    故此,将其命名为‘济州岛’。”

    “好!好名字!”

    沈肘子很配合,击节叫好!

    陆远笑道:“若是将济州岛交给沈老爷,有没有信心发展起来?”

    沈肘子一愣,看来地图,脸色变得难看。

    原来,大王真正的想法是这个……

    但是,自己所剩不多的家底,

    就算全砸进去,想建设一个岛,纯属做梦。

    他只觉得后心一阵发凉。

    但是,又不能不回答,只能支支吾吾地说道:

    “大王厚爱,在下自当肝脑涂地,

    然,今非昔比,就算耗尽家产,

    在下怕是连一座像样的码头,都建不起来…………”

    陆远哈哈大笑。

    “放心,沈老爷只需把码头建好,就会有十倍百倍的钱进来!”

    啊!

    沈肘子不敢置信。

    颤抖着问道:“大王,钱从何来呀?”

    陆远笑道:“我没钱……

    别看周侍郎,他也没钱,是个穷鬼……

    不过嘛,我们可以给你一个特权。”

    哦?

    沈肘子又惊又喜。

    得到一个利好的政策,拥有一项专属特权,

    就可以占据商业高地,数之不尽的利润,唾手可得。

    “大王,是何特权?”

    陆远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地说道:

    “全岛自由交易,商品一律免税!

    无论是北海、神凌、东瀛、毛子

    包括世界各国商人,运来的任何商品,

    一文钱商税都不收!”

    什么?

    居然免税?!

    我没听错吧?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不对呀!

    因为商税低,朝堂才缺钱,

    不收税就会更缺钱的呀!

    免税,岂不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沈肘子震惊之余,看向陆远和周正隆。

    两人正在乐呵呵地,欣赏着,

    神凌第一富商,“没见过世面的震惊样”。

    他迟疑地问道:“大王,

    自古以来,没有免税经商的事吧?

    还是说,免税是有时限的,

    比如一两个月,或者两三个月?”

    陆远干脆地说道:“不!济州岛永远免税!”

    “为什么呀?朝廷没有任何好处,何苦呢?”

    周正隆笑道:

    “沈老爷有所不知,虽然经商不收税,

    但地皮商铺要收钱的,码头也要收钱的,

    各国商人吃喝拉撒睡,也都是要花钱的!”

    陆远接着说道:“不止如此,

    一旦各国商人知晓,必定蜂拥而至,

    价廉物美的商品,将极大丰富,

    我们的工厂作坊,也能销售更多商品,

    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工人匠人,

    就能获得更多收入,从而刺激更多消费,

    民富,则国强,这是真理!

    今后,济州岛,将会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如此新颖别致的理论,让沈肘子呆若木鸡。

    大王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难道,他是天上的财神转世?

    转念之间,他如梦初醒。

    大王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重振沈家声望和财富的,天赐良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