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鬼吹灯》的销量和影响力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樟树下一书生字数:4159更新时间:25/01/22 14:47:44
    如果说《画皮2》备受广大影迷期待的话,那《鬼吹灯之寻龙诀》也不遑多让。

    前者因为《画皮》的高质量高口碑收获了一大批影迷,但是后者的粉丝还要多得多。

    《鬼吹灯》作为刘周创作的最后一部,同时也是他最受欢迎卖得最好的。

    不说盗版,单单是正版销量八部总共爆卖了1.1亿册,更不要说更为庞大的盗版销量了。

    《鬼吹灯》的第一部从2000年开始销售,然后那时候刘周的导演事业也开始步入正轨,他也知道今后写的时间应该很少了。

    更何况他当初之所以去创作本身也是奔着钱去的,从没想过将其当成自己的主业。

    刘周的目标很明确,他从入学中戏开始就一直将导演当做自己的事业,写挣钱其实也是为了拍电影而筹集资金。

    其实如果不是《鬼吹灯》这个大IP实在太值钱了,他甚至都不会去写这部。

    所以在写《鬼吹灯》系列的时候,他乘着还没那么忙一有空闲就伏案写作。

    总共八部,他只花了两年的时间就将稿子交给了《萌芽》杂志社。

    后续的连载和出版,刘周就不怎么关心了,都交给了杂志社负责。

    而从2000年出版第一部开始,《萌芽》杂志按照一年一部的规划出版,到2007年全部出版完。

    《鬼吹灯》的受欢迎程度毋庸置疑,再加上刘周当时可不是新人作者,需要在网上连载然后通过读者口口相传才爆火。

    刘周版的《鬼吹灯》在还未连载前《萌芽》杂志就已经提前宣传一个多月了,牌面直接拉满。

    加上刘周那时候拍摄的电影处女作《我的野蛮女友》大火,也让他收获了更多的粉丝。

    所以他发新书的时候可谓是万众瞩目。

    原时空也证明了《鬼吹灯》这部的质量,所以刘周版的《鬼吹灯》刚一连载就直接爆火。

    后面出版也是一册难求,当初《萌芽》首印一百万册,不到一天就直接卖空。

    连续加印了八百万册销量才堪堪放缓,《萌芽》杂志抢在盗版之前总算吃下了一块可口的蛋糕。

    之后虽然盗版大量上市,但正版也不是说一点卖不动,销量同样也不错,只是不像刚开始卖得那么猛罢了。

    剩下的七部也都差不多,《萌芽》杂志也一直和盗版斗智斗勇,为了刚开始的销售能够顺利一直对盗版严防死守。

    所以《鬼吹灯》八部,每一部的首印销量都在七八百万册。

    这个时候的盗版确实是防不胜防的,而且他们的印刷虽然没那么精美,但是贵在便宜,尤其是对于囊中羞涩的学生,更是有着巨大吸引力。

    所以一本书大火的话,正版一般是卖不过盗版的。

    《鬼吹灯》还算是好的,因为《萌芽》杂志社的极度重视,再加上刘周的粉丝粘性也比较高,所以首印的销量才会这么好。

    不过《鬼吹灯》虽然有着创纪录的销量,但是相对于盗版销量来说还是远远不及的。

    因为根据《萌芽》杂志的统计,截止到201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鬼吹灯》总销量达到了1.12亿册。

    然而八部首印卖出去的就高达六千万册,占据了总销量的一半还要多。

    最后积累了十年时间,也才卖出去五千万册。

    要知道这段时间,《鬼吹灯》作为爆款,一直在积累粉丝,刘周在这十年间名气也是越来越大,粉丝越来越多。

    在几番加成下,然后耗时十年时间才达成这个成绩,可想而知盗版销量肯定几倍于正版。

    对于其他来说,这个成绩无疑是非常出色的,而对于爆火的《鬼吹灯》,其实也非常不错。

    《鬼吹灯》可以说是有统计以来,第一部销量破亿的,尽管它有八部,但是加起来它就是破亿了。

    别觉得这个销量很夸张,历史上《鬼吹灯》刚开始在天涯连载,火了之后放到了奇点连载,然后出版。

    就算是这样,《鬼吹灯》总共也卖了三四千万册。

    而在此之前,盗版早就上市了,而且很多还都是特么合订版,等天下霸唱连载完之后,盗版直接卖八部合订版。

    刘周版的《鬼吹灯》则是刚一开始就对盗版严防死守,打了一个时间差,刚开始在盗版还来不及大量上市的时候就将铺满全国,乘着上市前三四天尽可能地多卖一些。

    这也多亏了《萌芽》杂志的实力够强,拥有全国铺货的能力,而且上市前也不遗余力地宣传,才能卖那么多。

    所以说《鬼吹灯》十年间总共卖了1.12亿册,也算是比较合理。

    不过这个销量却是压得那些新世纪涌现出来的一些青春作者喘不过气来。

    刘周就是以青春成名的,他创作的《一闪一闪亮星星》、《想见你》和《少年的你》被媒体和书迷称之为青春三部曲。

    而新世纪之后涌现出来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家几乎都是青春作家,其中就是以韩函和郭小四为代表。

    他们两人无疑都是风云人物,尤其是韩函,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书友圈,因为他的特立独行以及他敢于和那些老牌前辈在网上对喷以及和黑子互怼,让他的名气变得很大。

    而且在博客上,他发表的一些内容备受一些青少年的追捧,所以不少媒体称他为青年领袖。

    郭小四虽然影响力稍逊一些,但是也是流量很高的青年作者,作家收入排行榜上也都是排名前三的人。

    当时传统作家在收入上能和上面两位相提并论的唯有当时突然大火的弯弯作家于秋禹。

    和原时空两人的粉丝经常争吵不同,当时无论是媒体还是粉丝都拿他们去和刘周比较。

    毕竟在他们之前,大火的青春作家正是刘周。

    他们的粉丝都是相对比较年轻,也比较冲动,而且韩函和郭小四也同样年轻气盛,尽管当时刘周在导演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在领域他们还是有些不服的,所以他们的粉丝的言辞也相对冲一些。

    刘周的书粉对于别人无缘无故的招惹,当然不能忍,所以当场就怼了回去。

    一时之间三家的粉丝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刘周的粉丝可不仅仅是书粉凝聚力也很强,一对二丝毫不弱下风。

    甚至刘周的粉丝喷地韩函和郭小四两人都忍不住亲自下场了,但情况仍然没有多少好转。

    因为不管是比销量还是比影响力,他们都不及刘周。

    刘周的三部青春出版地比较早,而且在当时也同样是大火的,所以销量积累下来也很高,一点不比韩函和郭小四的差。

    对此他们的粉丝不认,觉得刘周的销量好是因为出版时间长,占据了先发优势。

    但后来刘周的《鬼吹灯》更加爆火,销量可以说碾压他们两人的。

    韩函和郭小四最火的也没有一部是超过一千万的,而《鬼吹灯》任何一部的销量都是一千万册起步。

    不过他们的粉丝还是死鸭子嘴硬,认为《鬼吹灯》不是青春,没有可比性。

    对此刘周的粉丝也都无语了。

    面对这样的无赖嘴脸,刘周的粉丝可不会偃旗息鼓,他们也同样还很年轻,也同样还很气盛,所以一直和对方对线。

    对于他们来说,刘周的可谓是他们的青春记忆,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根据时间来算的话,韩函和郭小四算是第二代作者了,他们的吸引的也同样是正在上学的青少年。

    有不少人是没看过刘周的的,所以韩函和郭小四的在他们心里也同样有着特殊的地位。

    因此一时之间彼此吵得不可开交,而且这场网上的争吵持续了一两年的时间。

    直到刘周收购了嘉禾并且带领着嘉禾实现了复兴,成为了一方大佬,这场争吵才消停下来。

    再加上当时《鬼吹灯》的销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也让他们的那股气越来越弱。

    因为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比销量,韩函和郭小四的却是比不上,因为刘周的粉丝拿出了详细的数据,出版发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还就是刘周的销量更高。

    如果再说两者之间年代不同,就连他们也觉得这是狡辩了。

    而如果比影响力的话,韩函和郭小四更加不如了,他们和刘周压根不是一个level的,就没有可比性。

    刘周不仅是一位知名作家,还是一位著名导演,更是一位国内大富豪。

    在影视圈他是一方大佬,在互联网行业他也是一位知名投资人。

    就算是单凭在领域上的影响力,他们两个也是远远不足的。

    刘周先一步成名确实积累了更多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鬼吹灯》有很大的加成,这是他们远远比不了的,更不要说刘周有其他身份的加成。

    所以当时对于这场粉丝间的争吵,刘周当然也知道,毕竟也掀起了一定的波澜,但是他压根就不在意。

    在他看来,这就像是小孩之间的争吵,所以他一直没有理会,也没有对于此事发出任何声音。

    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多花点在正事上。

    后面的结果也确实如此,随着刘周的事业越来越好,这场争吵也逐渐平息。

    韩函和郭小四也不是头铁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在商业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刚开始他们还有几分较劲的心思,但是随着刘周的能量越来越大,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不如人家。

    而且就算是在领域,面对《鬼吹灯》的销量,他们也自叹弗如,两人还是听清醒的,没有拿类型来狡辩。

    当刘周当上首富之后,彼此之间就更加没有可比性了,不过那时的刘周哪还会关注他俩,就连行业他都不关注了。

    但不可否认,《鬼吹灯》确实给刘周带来不小的利益。

    直观的稿费就不少了,《鬼吹灯》系列总共卖了1.12亿册,当时他的待遇可谓是行业内最顶级,能够拿到百分之二十的分成。

    按照的定价,每卖一本,刘周就能分到五块钱,所以《鬼吹灯》的稿费加起来就有五个多亿。

    就算扣玩税,刘周到手也有三个多亿,平均下来每年三千多万,也不算夸张。

    但国内应该几乎没有像这样连续十年都有稳定三千多万收入的作家。

    不过对于刘周来说,这三个多亿的稿费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也一直将之当做是零用钱。

    而除了金钱上的收入,《鬼吹灯》庞大的粉丝数量也会反哺到刘周的电影上。

    他的粉丝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他的书迷,他的新电影上映有不少书迷都是会去支持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刘周的电影质量都不差。

    他们虽然支持刘周的电影,但是他们最希望的是刘周能够将《鬼吹灯》也改编成电影。

    他们一直催但刘周和嘉禾却没有任何的反应。

    他们当然是不明白将改编成电影是没那么简单的,《鬼吹灯》改编成电影更难,首先审核方面就被卡住了。

    也就是现在,刘周在上层的影响力更大了,《鬼吹灯》的剧本才被顺利放行。

    现在嘉禾的特效制作水平也彻底跟上来了,刘周这才决定启动《鬼吹灯》的改编电影。

    在刘周的心目中,《鬼吹灯》也是有着重要地位的,这可是嘉禾拥有的第一个长系列的大IP。

    围绕《鬼吹灯》,刘周可是有着大量的计划,不仅是电影的改编,也还有电视剧,乃至主题乐园等等。

    所以其实对他来说,《鬼吹灯》的盗版还是件好事。

    有着盗版商的助力,《鬼吹灯》的影响力可谓是大增,让这部吸引了更多的粉丝。

    他不在意能够挣多少钱,他在意的就是这部拥有多少粉丝。

    粉丝越多,刘周围绕《鬼吹灯》IP的一系列商业计划就能挣地更多。

    现在《鬼吹灯》的改编电影就是收割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