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全球热议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兵法36计字数:6760更新时间:25/01/23 15:24:34
    8日上午,国内媒体扒出了新料。

    当年陈麟风参加《铿铿三人行》的节目,那一番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终于在大众层面被爆了出来。

    事实上,不少媒体在转载视频的时候,都在惊异。

    怎么这段炸裂言论,现在才被爆了出来。

    “你觉得大陆文人有可能得奖?”

    “等十几二十年后,华国的体量大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西方敌对情绪的时候就能得了。”

    ……

    “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只希望那位获奖者能有点骨气,学习让保罗萨特,维持自身的纯粹,拒绝领奖。”

    “如果没有拒绝的骨气,那就只能证明,你写那样的作品,不是什么揭露和批判,就是为了向西方世界献媚。”

    ……

    这段视频,等于是在本就全网轰动的舆论上,又浇上了热油。

    网友们直接炸了锅。

    “小陈时代就这么猛了?当时他才刚十岁出头吧。”

    “陈麟风还真是一以贯之啊,当年就讨厌诺贝尔文学奖,如今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至少他保持了自己的纯粹,我觉得这一点挺好,路转粉了。”

    “呵呵,有点成绩就敢小看诺贝尔奖,可笑。”

    “就是,诺贝尔奖是全人类的奖项,如何能区分成是西方还是东方的,简直狭隘。”

    “楼上又开始了。”

    “说起来,这个年纪的陈麟风,小小的,好可爱。”

    “这个帖子已经没法看了,跪族和颠佬粉丝都来了。”

    “……”

    “啪”的一声,视频被关闭。

    “都说说吧,这事要怎么解决。”

    燕京一间会议室里,作联的一场委员会会议正在展开。

    说来也巧,4月份正好是作联这边惯常开会的日子。

    陈麟风拒绝诺奖,作为近日来引起巨大风波的事件,也被划入到开会的议题之一。

    其实这个视频,有不少人已经在网上看到过了。

    于华就是其中之一。

    但再次看到这段视频,他还是不由的感叹。

    还是小陈够自信啊。

    当年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于华可以确信,他们这代人,没有一个人,能有这般视诺贝尔文学奖如粪土的心态。

    大家都对西方有种说不出的钦慕。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避免这一点。

    哪怕于华自己也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就不对陈麟风的做法感到钦佩。

    从感性上去看待这件事,都感觉小陈挺牛的。

    他和几个朋友私下里交流,不少人都是这样的看法。

    只是这场风波也实在是闹得有够大。

    他看向坐在上首处的作联老大,这位新官上任,也不知道会怎么看待这事。

    此前是铁总当老大,不过去年文协换届,人家换到文协当老大去了。

    新老大发话,在场众人有些沉默,这件事有点不好说。

    从民族情感上,觉得小陈是对的,但真细究起来,作为一个作家,谁在意这个啊。

    世界主义总是要大于狭隘的民族情感的嘛。

    葛飞忍不住要率先发言,一直以来,他都对陈麟风这个人不太感冒。

    其取得的成绩是一方面,思想分歧才是主要的。

    就像是在面对诺奖、以及通俗文学的态度上,两人就持截然相反的观念。

    “要我说啊,小陈同志这事做的不合适,现在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有这样的冷战思维。”

    葛飞起头,就有人立马跟上。

    “说来冷战结束的时候,他才3岁,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思想,肯定是地方教育的问题。”

    “我觉得不能坐视舆论继续这么发酵,应该以组织的名义,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葛飞心中一喜,还是有正义的声音存在的。

    他再接再厉,想着加大攻势。

    “对,他这样说倒是显得高风亮节、不慕名利了,让其他同行们怎么办,也学他这样拒绝人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人用惊异的眼神,看着他。

    不是兄弟,你不会真有心思吧?

    真觉得自己有一天,也能得诺奖?

    最后这一段发言,显然是有些私心过重了。

    到此刻,没人再发言了。

    大家毕竟都是成名作家,要保持文人的体面。

    于华和几个朋友互视一眼,都不准备掺和这事。

    他们几个人,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顶级作家。

    也因此,最不适合说话。

    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都会被有心人乱解读。

    文人相轻,再没有他们更了解了。

    眼见没人要发言了,新老大以总结性的陈述来收尾。

    “我对大家的想法也大致有了些了解,我看啊,咱们作联作为一个整体,还是不适合在这种事上发表意见。

    一些同志如果自己想发表看法,写文章投稿,或者是接受采访都可以,咱们都不禁止,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嘛……”

    一通没什么用的发言过后,算是把这个议题给略过了。

    相比当年,陈麟风因为写《命运》被群起而攻之。

    如今他做出更出格的事(文人视角),却没几个人愿意再表现出反对态度了。

    陈麟风在国际上的名气太响,他们这些与国际文学界交流较多的作家们都心知肚明。

    因此,万一因为反对小陈,而丢脸丢到国际上去,那就太不体面了。

    文人,还是要爱惜羽毛的。

    ……

    文协这边,也有人跟铁总提到了“陈麟风拒领”这事。

    文艺不分家,文协和作联的关系,还是很紧密的。

    铁总心中也有些不理解,但她心知小陈是个很稳重的年轻人,做事之前一定是经过审慎考虑的。

    因此,当着同事的面,她风轻云淡的说道,“这也正常,小陈在外接触的比较多,说不定就是知道了什么别的消息。”

    安抚了同事之后,回头她就打电话给当事人进行询问。

    ……

    文化口的领导同样关心着这事。

    刚想着让小陈当文化名片。

    你这直接拒掉了诺贝尔文学奖,搞得大家很被动啊。

    “这小陈怎么回事,这不是平白引发国际非议嘛。”

    有人借机想要使坏,提议换个人扶持。

    领导一瞪眼,“小陈是你能乱说的吗?”

    真是想瞎了心,国家文化名片这种事,是想换就能换的?

    把小陈去掉,什么人能顶替他的位置。

    人老外都不认识,你名个屁的片。

    ……

    京圈的众人,也在讨论这事,当前没有比这更劲爆的话题了。

    他们之中,有人对陈麟风拒领诺贝尔有着些许不同的看法。

    “小陈真是鸡贼啊,本身就大概率选不上,这等于是拿自己没有的东西,换成出了一次大名。”

    “硕子,你这疑似有点阴谋论了吧。”

    一贯捧着的冯晓刚,此次都有点不太信。

    其他几人也是类似看法。

    谁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这么大的奖项,来搞这种的。

    陈凯鸽更是一百个不信,“那可是诺贝尔,不是别的什么野鸡奖。而且小陈是正经的文人,自有风骨在,我相信他在这方面的操守。”

    他向来钦慕文学大家,不太满意王硕的“抹黑”。

    众人纷纷点头,在圈里这么多年,小陈别的不说,人品确实不错。

    除了有点记仇。

    王硕本来也只是猜测,听着一群人反对,还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想错了。

    但一听陈凯鸽提到什么“文人风骨”,王硕不由的心中冷笑。

    反而更确定了,小陈说不定就是这么想的。

    黑了心的文人,他还能不知道那是什么德行?

    ……

    人艺、华影、华艺、光线、燕影……

    几乎所有与陈麟风有关系的地方,都在热情的讨论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

    不少在网上听闻相关消息的人,上班期间跟同事聊,回家和家人聊,俨然成了一件很有话题度的谈资。

    陈家。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

    陈山佟机械的夹着菜,填道嘴里都没吃出味。

    他是在公司听下属说的这个消息。

    自从听说了之后,以往总是背着手巡视公司的他,硬是憋在办公室两天没怎么出去过。

    将嘴里的饭菜咽下之后,陈山佟实在是忍不住了,还是出声询问。

    “小风啊,你到底是因为啥,拒绝领诺贝尔奖啊?”

    这话一出,不论是刘茜茜,还是石小龙都立马看向他。

    他俩也好奇的紧呢。

    也就王艳萍比较淡定,在她眼里,自家二小子做事肯定是有章法的。

    “我这哪能算是拒领,根本八字没一撇的事,只能算是拒绝了一个可能性罢了。”

    “所以呢,到底是因为啥?”陈山佟平静的继续问道。

    避重就轻可没用。

    见话术迷惑不了老爹,陈麟风尴尬一笑,以政治论进行回复。

    当然,面对自家人,他说的多了一点。

    加入了自己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分析。

    说到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华国肯定能达到与西方世界相抗衡的实力。

    这种情况下,与西方意识形态挂钩较多的诺贝尔文学奖,不如不去沾边为好。

    对个人的整体评价,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

    陈山佟咕哝了一下,没在多说什么。

    在他的视角里,诺贝尔文学奖就相当于过去时代的状元。

    他们陈家说好听点,叫世代习武,其实就是玩不来高端的,当不了文化人。

    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个耍笔杆的,还有希望挣得大荣誉,如今却早早放弃。

    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须知,老陈也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他对西方,也是有滤镜在的。

    “哎,算了,你有你自己的考虑,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虽然如此,但看他不停唉声叹气那样子,态度自是不言而喻。

    等吃完饭,陈山佟回书房伤春悲秋,陈母在厨房刷碗。

    刘茜茜小心的看了眼左右,感觉公婆短时间都不在,应该听不到她说话。

    然后她小声的说道,“小风,咱们说不领就不领,别人不支持,我支持你!”

    陈麟风看着她捏紧的小拳头,不禁感觉好笑,拉过她细嫩的手臂,帮着把手舒展开来。

    同时笑着调侃道,“这是我的事,你这么紧张干嘛。”

    刘茜茜瞪大了双眼,“咱们不是一伙的吗?”

    夫妻一体,我拿你当老公,你把我当什么了?

    她气愤不已,拳头都要硬了。

    “是,是一伙的,我说错话了。”

    陈麟风果断认错,心情不觉间也变得好多了。

    最近这两天,太多人对他的决定表示了不理解。

    有些还是亲朋好友。

    电话都不带停的。

    一开始还好,解释的次数多了,总会觉得有些心烦。

    还是调戏自己老婆比较有意思。

    茜茜真是太可爱了。

    9日,事件正式在全球范围内发酵开来。

    因为诺贝尔委员会官方,对外公开发表了看法。

    他们话说的倒敞亮。

    “对于最近的一些舆论,我们也有所了解,chen是否在提名名单中,鉴于相关保密原则,不好多说。

    但对于chen拒绝提名、或是拒绝领奖的相关言论,委员会其实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事实上,奖项的发放,并不由其本人决定……”

    总结起来就是,我发我的,你领不领是你的事。

    有个性的不止你一个,我们诺贝尔奖不会因此降低逼格。

    也算是符合他们的一贯做法了。

    不过舆论界的规律,一件事如果只有一方在自顾自的表演,是不会有长久热度的。

    而一旦变成有来有回,就不一样了。

    诺贝尔委员会这么一回复,等于是使事件变得有来有回。

    因此,更加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兴趣。

    再加上此前不少媒体挖出的料,类似博彩赔率以及华国某档早年谈话节目的新闻等。

    诸多信息叠加起来,足以发布一则深度的新闻报道了。

    众多著名的大报、媒体,也重视起这条新闻来,不再是一条简讯就打发掉了。

    “拒绝诺贝尔不是一个好主意,未来的chen,一定会为他今天所做的决定而感到后悔。”

    ——《泰晤士报》

    “从种种消息中可以看出,chen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做出了拒绝诺贝尔提名的决定,这是来自东方爱国主义教育的胜利,还是某种洗脑?”

    ——《纽约时报》

    “对于某些人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一年一次评一人,太少了,一辈子都不够等;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奖项发的又太多了,这样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又如何能代表他的一生?”

    ——《洛杉矶时报》

    “……”

    这里面,洛杉矶时报对陈麟风的评价最高。

    报道中列举了他目前所做出的成就,包括文学、编剧、导演、表演、配乐等各个方面。

    认为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chen会是几十年才出一个的文娱巨星。

    没有诺贝尔,也照样是时代的巨人。

    因此不是区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能涵盖的了的。

    夸的有模有样的。

    这里面有没有华纳的充值,不太好说。

    此后,不少其他国家的媒体,开始转载或者沿用《洛杉矶时报》中的说法。

    像是《朝日新闻》《朝鲜日报》《海峡时报》《联合早报》等。

    就十分热衷于在《洛杉矶时报》那一片报道上的基础上,继续添油加醋。

    包括国内的一些大报,也转载了相关报道。

    其实这类报道是有不少夸大成分的,但媒体嘛,这本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国内的官方媒体,多少讲究点吃相,只转载,没怎么借题发挥。

    实在是同行们已经发挥的够够的,不少国人看着报道中的陈麟风,都感觉快要不认识了。

    但还真别说,这样子来报道,节目效果拉满,收获了大量的关注度。

    确实,相比起某个人配不上诺贝尔奖。

    还是诺贝尔奖配不上chen,更能吸引眼球。

    电视媒体方面,就更热闹了。

    艾美丽肯有几个电视台,专门为此开了专题讨论。

    比较搞的是,他们不止请文学方面的作家或者评论家,有时候还会请一些好莱坞的人士。

    毕竟chen也是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搭得上边。

    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群体,在这件事上,对陈麟风的观感一般。

    但可能是华纳方面,在信息投放上的策略起了作用。

    对于chen以政治因素拒绝了诺奖,他们还是挺欣赏的。

    好莱坞人士更是不用多说,面对那些“可恶的”“高傲的”笔杆子,chen简直就是他们自己人。

    平时那么看不起他们影视圈,如今还不是被chen羞辱。

    在他们看来,chen拒绝诺贝尔,但是接受了奥斯卡,一定要大夸特夸。

    反倒是一些社会评论家,或者政治相关的嘉宾,本来没什么相关性,却对陈麟风的做法感到厌恶。

    他们能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政治因素多么,但你怎么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拒领呢?

    真是倒反天罡!

    必须狠狠批判!

    正反方意见都有,而且还有忽左忽右的文学同行,讨论起来,节目效果可谓精彩。

    只要有相关的话题讨论,立马收视率猛增,观众们爱看。

    再然后,富士台、NHK、KBS(棒国)、VTV(安南)、新传媒8频道(李家坡)、CCTV……

    也都开始学习西方媒体好榜样。

    找到了近期内的流量密码属于是。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也不论东方还是西方,这件事都成了热议的话题。

    就如当年高考状元拒绝名校,引发的关于“学历”“教育”等话题的大讨论。

    如今“chen拒领诺贝尔”一事,也引发了关于“成就”“奖项”“文学价值”等话题的讨论热潮。

    为此,最近这一段时间,有太多的邀约电话,打到了陈麟风这里。

    甚至《铿铿三人行》都没忘了当年的“十年之约”。

    对外公开邀请他,说时间差不多到了,咱们可以再聚在一起聊聊了。

    不过在陈麟风看来,现在还没到时候。

    而且如今只能算是舆论热度的第一波高峰。

    等10月份,诺贝尔文学奖对外公布结果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高峰来临。

    当然,前提是诺贝尔委员会方面,不改变既定的结果。

    “十年之约”肯定是要赴的。

    不过还是等到10月份,结果出来,再去吧。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众多的欧美名人接受采访时,记者往往会询问其对这件事的看法。

    回避相关话题的就不说了。

    正面回应的,大多以开玩笑的态度,表达了支持。

    彼得杰克逊甚至态度认真的在回应中力挺。

    作为靠《指环王》发家的导演,和文学作家,关联还是比较多的。

    但要知道,《指环王》在文学界眼中,可也是通俗类。

    哪怕这本,已经有了奇幻文学鼻祖的称号,地位相当高。

    但相比其他严肃文学经典,还是要差一些。

    在掌握行业话语权的众多文学作家口中,就更是如此。

    你还是跟《哈利波特》那种坐一桌吧。

    这还不提影视圈面对文学圈的鄙视链问题。

    这个时候,chen这个屁股没坐歪的作家、导演、编剧,就是纯正的自己人了。

    就连jk罗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是力挺陈麟风。

    认为他的做法,很有勇气,如果进入霍格沃兹学院,完全可以被分到格兰芬多的。

    整件事估计要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了。

    也就在这期间,《诡秘之主》的发售工作开始启动。

    临近发售前两天,本来关于诺贝尔奖的话题,不少都掺入了陈麟风新书发售的消息。

    不少以前没看过他的人,都开始感到好奇。

    能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人,写的书会是什么样子。

    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各个渠道,一下子就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报道,助推着消息的传播。

    “拒绝诺贝尔的人”“chen”“麒麟”等字眼,随处可见。

    “一部东方天才写就的西方奇幻克苏鲁题材。”

    “拒绝了诺贝尔之人,带给你的奇幻盛宴。”

    “全新的设定,全新的主角类型,让你欲罢不能的一部。”

    ……

    各大书店的显眼处,都贴上了《诡秘之主》的封面海报。

    一个看着让人有些眼熟的黑发帅哥,虚幻的低头致意,而与之似是共用着一个身体的黑发褐瞳帅哥,手持塔罗牌望向前方。

    “诡秘之主”的中英文两种书名,在正上方显示,侧边是陈麟风的中文名,被用以红色字体显示,尤为显眼。

    4月12日,新书发售,正式开始。